关于印发《关于“工业园(经开区)高质量就业服务平台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日期:2023-02-16 浏览

为优化营商环境,解决工业园区企业招工引才、培训实训、创业孵化、公共就业服务等需求,提升工业园区就业服务能力和水平,实现就业服务和园区企业的精准对接。现就“工业园区(经开区)

高质量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将建设“工业园区(经开区)高质量就业服务平台”作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提升园区就业服务,保障企业用工的重要抓手。2022年,在宜春经开区打造招工引才(高质量就业)服务综合体,在县(市、区)建设完善工业园区高质量就业服务平台,全市形成1+N园区高质量就业服务平台体系,推动实现全市工业园区(经开区)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二、建设内容

1.全面提升服务窗口功能。要以提升公共就业服务“窗口”为切入点,规范设置标准化就业服务窗口(场所),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全面公开《就业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目录》《社会保险领域基层政务标准目录》确定公开事项,实现服务环境升级。选优配强园区就业服务队伍,配备至少2名(经开区至少5名)熟悉就业工作、业务能力强、服务意识好的工作人员,为园区企业和群众提供高效优质的公共就业服务。

2.高效便捷提供就业服务。鼓励各地充分发挥工业园区条件优势,打造功能齐全的就业服务平台,着重做好以下就业服务工作:公共就业创业、社会保障、技能培训、人才服务、劳动争议调解;通过多种形式特别是利用网络新媒体开展就业政策的宣传和咨询;加强与企业对接,收集、发布岗位信息,开展集中招聘、送工到企等服务活动;收集、发布培训信息,组织推荐有培训意愿的企业员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3.主动宣传落实相关政策。主动联系走访辖园区内企业,加强就业帮扶政策宣传解读,了解企业就业政策知晓及享受情况。定汇总政策落实情况,追踪政策落实效果,为完善就业相关政策提供可靠依据。同时,积极推进社会保险全民参保扩面行动,做好园区内劳动关系领域风险防范各项工作,确保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

4.精准建立人力资源地图。组织开展企业人力资源调查,了解企业用工结构、需求情况、培训意愿等信息,同时全面掌握辖区内劳动力基本信息,建立劳动力资源、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基础信息的人力资源数据库和人力资源地图,构建就业基础信息数据平台,实时动态管理,实现人岗精准匹配、服务精准推送,打通数据信息快速通道。

三、建设标准

主要从两方面体现:一是就业服务基本功能的平台设置,包括园区内公共就业创业、社会保障、技能培训、人才服务、劳动争议调解等服务;二是就业服务工作的评价指标,包括平台创建、劳动关系情况、招用工服务、企业用工情况统计、政策落实等,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结合人力资源产业园、创业孵化基地、人才驿站等就创服务扩充完善平台服务功能。宜春经开区招工引才(高质量就业)服务综合体建设指标参数见附件1;县(市、区)工业园区高质量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指标参数见附件2。

四、时间安排

建设工作自2022年4月起至2022年12月底结束,分三个阶段:

1.组织启动阶段。根据工作要求和各地实际,向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建设报备,建设中要进一步细化平台建设项目,科学制定建设方案。(完成期限:2022年4月底);

2.建设实施阶段。成立市、县工作组,紧紧围绕建设内容和目标,督促指导各平台建设逐条逐项到位、协调解决推进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适时启动中期评估,及时发现建设工作中存在不足

和问题,确保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完成期限:2022年10月底);

3.启用运营阶段。各地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启用运营就业服务平台,提供高质量就业服务,充分发挥平台建设效果。(完成期限:2022年12月底)。

五、有关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工业园区(经开区)高质量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已纳入宜春市全面深化改革攻坚行动2022年工作任务,各地各有关单位务必高度重视,因地制宜,应建尽建,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结合实际做好项目选点工作,制定详尽的工作方案和目标任务书,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各地工业园区(经开区)要负责项目场所、项目建设、资金筹集使用及项建成后的运行管理,各地人社部门对项目建设运营给予支持,进行业务指导,协调财政等部门配套相应资金。

2.加强绩效管理。各地要根据工作进度,适时开展建设工作评估,稳步推进各项工作按时进行。为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完成,对按要求完成建设的县(市、区)高质量就业服务平台给予30万元的资金支持(市县各50%的比例承担),所需资金从就业补助资金列支,平台日常管理可按省市相关文件要求购买服务。

3.加强监督指导。该项工作已列入人社工作高质量发展考核内容,市级层面将实行重点督查及考核,确保任务按时保质完成。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建设工作的支持力度,经常性深入建设点开展督促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