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主义,只会让我们捉襟见肘
日期:2021-01-14 浏览

近年来各大金融公司不断推出借贷产品,例如支付宝的花呗与腾讯的微粒贷,而原本需要经过严格审核的信用卡现在也能够依托网络方式方便注册获取。无所不用其极的提前消费后面,是衣食无忧下的金钱观懈怠,也是市场经济的必然。

然而2020年开春,一场忽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人群原本的安全感。面对企业不得不选择的调薪、降薪或者离职、倒闭,手无闲钱甚至负债累累的人才发现脱离借贷,他们将面临无法生存的问题。

2月17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了2019年四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情况。其中“信贷资产质量保持稳定”一栏中显示2019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正常贷款余额127.2万亿元,也就是说,截止到2019年12月31日,全国尚有127.2万亿元贷款未偿还。其中我国90后在借贷市场中占比高达49.31%,位居亚洲同龄人首位,有28.57%的人使用消费贷款,是为了偿还其他贷款。90后的负债额是月收入的18.5倍,已经工作的90后,人均负债12万+。

2019年11月13日,《中国消费年轻人负债状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京发布,《报告》显示,在中国年轻人中,总体信贷产品的渗透率已达到86.6%,中国年轻人中的实质负债人群约占整体年轻人的44.5%。

与此同时,是动辄成千静则上万的奢侈品消费数据逐年攀升。大量充斥着“你有XX你才精致”,“没有XX你还能叫XX”的广告语蔓延在日常生活。仅以京东为例,2018年京东美妆包装箱上书“不涂口红的你,和男人有什么区别”引起广泛讨论,撇去其中可能涉嫌的性别歧视不谈,这条广告真正贩卖的还是身份认同,而身份认同的方式,就是以消费方式获取某样物品,并最终以物品归属为身份认同。天生具有社会属性的人在这无孔不入地推销下难以独善其身,消费主义也就成了最简单的身份认同方式。同时,长期以来的平稳经济也让自由不愁吃穿的年轻人缺乏经济危机意识,一旦危机来临,常年借贷的人也只能自食恶果。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前,学士朱升曾向其提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论语》更有“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之云。与其提前消费无用物品,不如储蓄薪金,多学技能,广交人脉,为“近忧”做好准备。